铁罐和铁盒的铁料为什么必须要镀锡(二)-凯顺制罐
正是因为这样,锡很早就被人们发现了。我国有丰富的锡矿,特别是云南崮旧,是世界**的“锡都”。此外,广西、广东、江西等省也都产锡。1800年,全世界锡的年产量仅四千吨,1900年为八万五千吨,1940年为二十五万吨,现在已**过六十万吨。
锡是银白色的软金属,比重为7.3,熔点低,只有232,你把它放进煤球炉中,它便会熔成水的银般的液体。锡很柔软,用小刀能切开它。锡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不易被氧气氧化,所以它经常保持银闪闪的光泽。锡没有毒,人们常把它镀在铜锅内壁,以防铜温水生成有毒的铜绿。
这种锡的“疾病”还会传染给其他“健康”的锡器,被称为“锡疫”。造成锡疫的原因,是由于锡的晶格发生了变化:在常温下,锡是正方晶系的晶体结构,叫做白锡。当你把一根锡条弯曲时,常可以听到一阵嚓嚓声,这便是因为正方晶系的白锡晶体间在弯曲时相互摩擦,发出了声音。在13.2℃以下,白锡转变成一种无定形的灰锡。于是,成块的锡便变成了一团粉末。
锡不仅怕冷,而且怕热。在161℃以上,白锡又转变成具有斜方晶系的晶体结构的斜方锡。斜方锡很脆,一敲就碎,展性很差,叫做“脆锡”。白锡、灰锡、脆锡,是锡的三种同素异性体。
四、 印刷:
马口铁经过内涂、外涂工序后可上机印刷,因马口铁表面光洁,不吸收油墨且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厚度,所以马口铁印刷一般都采用的是胶版印刷,其印刷原理:油水不相溶、网点构象与成色、选择性吸附。马口铁平版印刷与单张纸胶印基本一样,但由于马口铁的特殊性也决定了马口铁印刷与普通的胶版印刷有一定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印刷油墨:
a) 油墨的干燥性及耐热性,印铁油墨的固化要经过加热干燥,所以要求加热后的白墨不变、不发黄,彩色墨不褪色、不变色,上光油不失光,印铁油墨一般经150℃、10-12分钟固化,但通常后工序中如光油烘烤高频电阻焊接,内补涂、内全喷烘烤,温度要达到180-220℃,因此,油墨耐热性能显得更为重要。